仪门联

今知吾父老所苦矣;日讨其国人而训之。

现代解析

这副对联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关怀和执政理念。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上联"今知吾父老所苦矣"像是官员的自我反省——"现在我终于明白老百姓的苦处了"。用"父老"称呼百姓,就像称呼自家长辈,体现了把人民当亲人的态度。"今知"二字特别重要,说明这是经过实地考察后的真切体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的。

下联"日讨其国人而训之"讲的是后续行动——"每天都要和百姓商讨并教导他们"。这里"讨"不是讨伐,而是商讨的意思,体现民主作风;"训"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像是耐心的指导。关键是"日"字,强调这是持之以恒的日常工作。

整体来看,对联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官员不是摆官架子,而是先弯下腰了解民间疾苦(上联),再每天踏踏实实为民办事(下联)。两句话构成完整的工作闭环:从调研到落实,从认识到行动。

这种对联挂在官府大门上,就像现在的"为人民服务"标语,既是自我提醒,也是向百姓作出的承诺。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古代版的"走群众路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