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行舟画面,用自然现象隐喻人生境遇。
开头用"风呼呼地刮"和"水哗哗地流"营造出动荡不安的氛围,就像生活中不可控的外界力量。诗人把船比作驿站(古代传递文书的站点),暗示人生就像匆匆过客,在命运长河中漂泊。
"凌高原其相繂乎"这句很妙,说船想往高处走却总被水流往下冲,就像人想往上爬却总被现实拖累。最后一句发出感叹:为什么随波逐流这么容易,而逆流而上却这么难呢?
全诗用简单的自然景象,道出了人生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普遍困境。就像我们常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诗人用风吹水流比喻命运无常,用逆水行舟比喻人生奋斗的艰难,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