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角簟

角簟工夫已到头,夏来全占满床秋。
若言保惜归华屋,秪合封题寄列侯。
学卷晓冰长怕绽,解铺寒水不教流。
蒲桃锦是潇湘底,曾得王孙价倍酬。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白角簟》,主题是关于一种用白角制作的夏季卧具——角簟。角簟是一种凉席,是夏天用来消暑的用品。下面我会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

1. 角簟的制作与用途

“角簟工夫已到头,夏来全占满床秋。”从第一句可以看出,角簟的制作已经完成,到了夏天就可以使用了。它带来的清凉感觉就像把整个秋天的凉爽带到了床上。这里描绘了角簟的精致工艺及其消暑的效果。

2. 角簟的珍贵与保管

“若言保惜归华屋,秪合封题寄列侯。”这两句描绘了角簟的珍贵,若是要珍惜它,就应该把它放在华丽的房间,并且好好封存,就像给列侯(高级官员)送礼物一样。这显示了角簟的尊贵地位和其保管的重要性。

3. 角簟的特质与特性

“学卷晓冰长怕绽,解铺寒水不教流。”这里描述了角簟的特质。它像冰一样凉爽,让人害怕它会裂开,铺在床上,就像寒水一样,不会让热气流动。这展现了角簟的优秀性能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4. 角簟的装饰与美丽

“蒲桃锦是潇湘底,曾得王孙价倍酬。”最后两句描绘了角簟的装饰美丽,像用蒲桃(葡萄)制作的锦缎一样,美丽而富有潇湘(一种地方的代表)的特色。这样的美丽和精致,连王孙(贵族子弟)都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角簟的制作、用途、珍贵、特质和装饰等方面,展现了角簟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夏季用品,更是工艺、美丽和尊贵的象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角簟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