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居读书图
寒泉古木山之隅,尘土不到幽人庐。
清风一榻酒微醒,坦腹自读羲皇书。
门径萧然寡轮鞅,易安隐约柴桑居。
平生心迹许谁共,展图令我思归与。
君不见诸公衮衮登云衢,车马甲第争纷如。
无劳肉食已自愧,进退况复怀次且。
又不见百年光景过隙驹,邯郸一梦俱成虚。
彼常不足我有馀,冥鸿高举谁能拘。
清风一榻酒微醒,坦腹自读羲皇书。
门径萧然寡轮鞅,易安隐约柴桑居。
平生心迹许谁共,展图令我思归与。
君不见诸公衮衮登云衢,车马甲第争纷如。
无劳肉食已自愧,进退况复怀次且。
又不见百年光景过隙驹,邯郸一梦俱成虚。
彼常不足我有馀,冥鸿高举谁能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静自在的山居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开头四句勾勒出一幅山居图:寒泉、古木环绕的幽静小屋,远离尘世纷扰。主人酒醒后随意躺着读上古圣贤的书,展现出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这里用"羲皇书"代指高洁的圣贤典籍,暗示主人精神境界的高远。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手法,先写自己门庭冷落、生活简朴,就像陶渊明(柴桑)那样的隐士生活;再讽刺那些在官场(云衢)上争名逐利的达官贵人,说他们车马豪宅争相攀比,自己虽然惭愧没有功名,但更不愿陷入进退两难的官场困境。
最后用两个生动比喻点明主旨: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荣华富贵终是黄粱一梦。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永远不满足,而自己知足常乐,就像高飞的大雁(冥鸿)不受束缚。全诗通过山居与官场、短暂与永恒、束缚与自由的对比,赞美了超脱物欲的精神自由。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