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讽刺了南宋官员在国难当头时的腐败享乐。
前两句写官员们每天在江边豪华酒楼里喝酒算账,戴着高帽的太守号称在筹划边防大事。这里的"算酒钱"和"号筹边"形成强烈对比——嘴上说着保家卫国,实际只顾吃喝玩乐。
后两句更讽刺:官员们大张旗鼓地列队出行,把贵客迎接到高级宾馆,结果发现只是都城来的过路船只。就像现在某些领导搞形式主义,兴师动众搞接待,最后发现根本不值得这么隆重。
全诗像一部微型讽刺剧: 1. 场景:江边豪华酒楼 2. 人物:装模作样的官员 3. 情节:小题大做的接待 4. 讽刺点:国家危难时还在搞排场
诗人用"日日""鸣驺""丹阳馆"等词,活画出官员们铺张浪费的日常,而"流民散处不可悉数"的惨状就在他们眼前,这种对比让讽刺效果更强。就像现在用"公费吃喝"对比"贫困山区",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