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一首

惯依书舍与渔家,多在山根与水涯。
小院可人惟一树,月明笼得半窗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梅花的生长环境和它带给人的美好感受,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梅花的生长习性:它习惯生长在读书人的屋舍旁和渔民的住所边,常常扎根在山脚或水岸边。这说明梅花不挑剔环境,既能与文人雅士相伴,也能与普通百姓为邻,展现出它随遇而安的品性。

后两句聚焦到一个小院中:整个院子里最讨人喜欢的只有这一棵梅树,月光下,梅花的影子透过窗棂,在窗上投下半边花影。这里用"可人"形容梅花惹人喜爱,"半窗花"的描写既真实又富有诗意——月光不可能照亮整扇窗,所以花影也只映出半边,这种留白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全诗通过"书舍""渔家""小院"等平凡场景,展现梅花朴素却动人的美。最妙的是结尾处月光与花影的互动,不需要浓墨重彩,仅用清淡的笔触就勾勒出令人心醉的画面,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少胜多"的典型表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