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梅花以插西阶之下累日灼灼如新

当阶寒玉一枝微,去树犹能趁雨肥。因忆故人前日梦,沉冥无复转柴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却动人的生活场景:诗人将一枝梅花插在西边的台阶下,几天后花儿依然新鲜明艳。通过这个日常小细节,诗人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写景:台阶下那枝如玉般清冷的梅花虽然离开了母树,却因为雨水的滋润依然鲜活。"寒玉"形容梅花的清雅,"趁雨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吸收雨水后更显饱满,充满生命力。

后两句抒情:看到这枝梅花,诗人想起前几天梦见故人的情景。那位故人如今已深居简出,不再像从前那样轻叩柴门来访。"沉冥"暗示故人可能已隐居或离世,"转柴扉"这个日常动作的消失,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妙在从小处着眼——一枝梅花、一个梦境、一扇柴门,却承载着深厚的思念。梅花的新鲜反衬出人事的变迁,简单的白描中蕴含着对往昔情谊的珍视。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故人,而是通过"梅花依旧开,故人不复来"的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淡淡的忧伤。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