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吴城

疏柳高梧傍客舟,阖闾城上角声秋。
风吹白纻清砧急,月上红栏暮笛愁。
草碧吴天迷北望,潮平越水向南流。
行人无限沧浪思,几处笙歌绕驿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吴城(今苏州一带)时的秋日景象和内心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

前两句写景:稀疏的柳树和高大的梧桐依傍着客船,阖闾城头传来秋天的号角声。这里用"疏柳""高梧"勾勒出萧瑟秋意,"角声秋"更添凄凉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声音和色彩继续渲染:晚风中传来急促的捣衣声,月光映照红色栏杆,暮色里飘来忧伤的笛声。碧绿的野草与吴地天空相接,让人迷失方向;涨潮的越水向南流去。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声色交融的江南秋景图,其中"迷北望""向南流"暗含诗人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最后两句抒情:旅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沧浪思"指隐逸之思),而驿站酒楼却传来阵阵欢歌。这里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也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景传情,通过秋声、月色、流水等意象,将旅途孤寂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羁旅情怀。诗中"清砧急""暮笛愁"等细节描写尤为动人,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秋日的忧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