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安邑感赋

岩城一望大如舠,匹马之官岂惮劳。
壮志自怜新结绶,微名应愧旧同袍。
幄中明月俱尘土,镜底寒霜是鬓毛。
四境弦歌何日冷,当年谁复笑牛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刚到安邑这个地方时的感慨,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作者站在城墙上远眺,发现安邑城小得像条小船("大如舠"是夸张说法,实际是说城很小)。但他并不在意条件艰苦,说"一个人骑马赴任怎么会怕辛苦呢",展现出不畏艰难的豪情。

中间四句是自我反思:虽然刚当上官很兴奋("结绶"指当官),但想到自己功名微薄,面对昔日同僚难免惭愧。这里用"幄中明月"和"镜底寒霜"两个比喻:军帐里的明月终将化为尘土,镜中看到的白发才是现实——暗示功名利禄都是暂时的,岁月流逝才是真实的。

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抱负:孔子学生言偃用礼乐教化百姓,孔子开玩笑说"杀鸡焉用牛刀"。作者反用这个典故,说"什么时候这里才能停止歌舞升平?当年谁还会笑话大材小用呢?"实际是表达想大展宏图、改变现状的决心。

全诗通过对比小城与壮志、虚名与白发、现状与抱负,展现了一个新官上任时既兴奋又忐忑,既谦虚又充满理想的复杂心态。语言上善用比喻和典故,把常见的仕途感慨写得生动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