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弘济寺的僧人,他远离尘世纷扰,过着简单清净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僧人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写僧人穿着楚地(湖南湖北一带)的草鞋,却不为世俗奔波,只在长满青苔的台阶前徘徊。这里用"楚鞋"暗示僧人本可云游四方,却选择静守寺院。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活细节表现僧人的修行:他种花时只关注花的内在本质(色相),打坐时专注修炼身心;秋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传到寺院,提醒着季节变换;从寺院望出去,能看到战火中的城楼,暗示外界动荡。这些细节形成鲜明对比:僧人内心平静如水,外界却充满变化与纷争。

最后两句最妙:僧人想和天上闲云作伴,却发现闲云还会飘走,而自己比云更超脱——连"去留"的念头都没有了。这种不留恋、不执着的境界,正是修行的最高体现。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真正修行者物我两忘的精神世界。僧人看似"不出院",实则心灵比云更自由。这种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智慧,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