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东园黄牡丹二首 其二

莆山司马兴偏豪,洛水先生意独劳。正想故园看画谱,忽惊仙彩傍春醪。

中央色染金衣薄,上品名齐玉价高。移席坐吟还立赏,暮林鸦散起松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欣赏东园黄牡丹时的陶醉之情,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法展现了牡丹的华贵之美。

前两句用两位历史名人(莆山司马和洛水先生)来衬托自己赏花的雅兴——司马以豪放著称,先生以勤勉闻名,而诗人此刻既豪情满怀,又为赏花费尽心思。这种矛盾心理恰恰表现了赏花的专注与热情。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牡丹的惊艳之美:诗人正想着家乡的花谱(暗示思念故园),突然被眼前如仙似幻的黄牡丹惊艳到,连酒杯都端不稳了。金黄色的花瓣薄如蝉翼,这株牡丹的名贵程度堪比美玉。这里用"金衣""玉价"的比喻,既写出牡丹的华贵,又暗含对其品格的赞美。

最后两句通过动作描写传递赏花的忘我境界:诗人时而坐着吟诗,时而起身观赏,完全沉浸在花的美中,直到傍晚乌鸦归巢、松涛响起才回过神来。这种忘我的状态,恰恰是对牡丹之美最有力的赞美。

全诗通过生动的感官描写和丰富的联想,让读者仿佛看到一株金光灿灿的牡丹,感受到诗人赏花时的痴迷状态,展现了明代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