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为异国他乡鬼,生是江南直谏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生死两种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首先,“死为异国他乡鬼”,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即使死后,也会成为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这里的“异国他乡”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死亡的无奈。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感慨。

接着,“生是江南直谏臣”,这句话则描绘了诗人生前的形象。诗人自称是“江南直谏臣”,这里的“江南”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他熟悉的地方,“直谏臣”则表示诗人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死两种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虽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但他仍然选择勇敢地面对生活,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陈仲微

陈仲微(1212~1283年),字致广,瑞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德祐元年(1275),陈仲微迁任秘书监,不久,拜任右正言、左司谏、殿中侍御史。益王在海上即位,拜任吏部尚书、给事中。山兵败以后,逃走安南。过了四年死了,时年七十二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