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京口示贤六侄孙(时客扬州)

雨歇帆初敛,昏黄倚水阑。
乱潮冲浦口,新月立城干。
山迥三吴尽,江空独夜寒。
好春迤逦过,明日广陵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京口(今镇江)的江边景色,流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雨歇帆初敛"用简洁的画面感拉开序幕:雨刚停,船帆缓缓收起,暗示一天的行程结束。"昏黄倚水阑"进一步点明时间——暮色中诗人倚着江边栏杆,为全诗奠定静谧略带忧郁的基调。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乱潮冲浦口"写浪潮拍打码头,用"乱"字突出动态;"新月立城干"将新月拟人化,像站在城墙上静静守望。这两句一动一静,形成巧妙对比。"山迥三吴尽"写远山连绵至三吴地区尽头,"江空独夜寒"则通过空旷江面和寒夜烘托孤独感,空间感从远山拉到近处江面,视野开阔又苍凉。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美好的春光不知不觉流逝("迤逦过"用得精妙,仿佛看见春光蜿蜒远去),而明天又要启程前往扬州(广陵滩)。这里既有对春光易逝的怅惘,也暗含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帆敛""新月""独夜"等意象自然串联起时间流逝;二是通过潮水、远山、寒江等景物层层渲染孤独氛围;三是结尾含蓄表达人生如旅的感慨,让读者在画面之外感受到更深的人生况味。诗人把寻常的黄昏江景写得既有空间层次,又有时光厚度,平淡中见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