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其一

春风建业马如飞,谁肯田园拂袖归?
栗里久无彭泽赋,松江仅有石湖诗。
踏歌槌鼓麦秧绿,沽酒裹盐菘芥肥。
吴下风流今莫续,杜鹃啼处草离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生动景象,同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风流失落的感慨。

前两句用"春风建业马如飞"展现都市繁华景象,反问句"谁肯田园拂袖归"道出世人追逐名利、不愿归隐的现实。接着用陶渊明(栗里彭泽)和范成大(松江石湖)两位著名隐士诗人的典故,暗示当下已难见这样真正热爱田园的文人。

五六句是诗中最生动的部分:"踏歌槌鼓麦秧绿"写农民边唱歌打鼓边插秧的热闹场景,"沽酒裹盐菘芥肥"则描绘用简单食材就能做出美味的生活情趣。这两句用声音、色彩、动作和味道,把田园生活的朴实快乐表现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发出感叹:吴地(今苏州一带)往日那种高雅洒脱的风气已难延续,只能听到杜鹃在草丛中哀鸣。这里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惋惜之情。

全诗通过城乡生活的对比,赞美了田园生活的纯朴美好,也流露出对功利社会的失望。诗人用通俗的意象(如沽酒、菘芥)和声音描写(踏歌、槌鼓),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田园的生机勃勃,理解他为何如此向往这样的生活。

杨本然

杨本然,字舜举,号龙溪,金华(今属浙江)人。从王应麟学。入元隐居,为月泉吟社第七名,署名栗里。事见《词苑萃编》卷一四引姚云文《江村剩语》、《月泉吟社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