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刊光禄我素公集纪事赠惠生族兄二首 其二

东林谈道西林隐,数典常嗟不嗣音。清秩两京留史传,齐名七子剩歌吟。

弇山记蚀螭虬毁,风树楼虚樵采侵。念祖惟兄意犹切,好培兰玉继缨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感慨和期望。

前两句说东边林子里有人谈学问,西边林子里有人隐居,但家族的文化传统却没人继承,让人叹息。"数典"指盘点家族历史,"不嗣音"指断了传承。

中间四句用具体例子说明家族辉煌的过去:祖先在南京、北京当过清官,史书有记载;和当时有名的"七子"齐名,诗作流传。但如今记录家族事迹的"弇山记"石碑被风雨侵蚀,存放家谱的"风树楼"也荒废了,连砍柴人都能随意进出。

最后两句转向族兄惠生:只有你还惦记着祖先,希望你好好培养后代("兰玉"比喻优秀子弟),让家族重新振兴("缨簪"指当官戴的帽饰,代表功名成就)。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家族没落的痛心,和对重振家声的期待。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族文化的深厚感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