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感寺东轩

水花风叶暮萧然,霭霭云山带暝烟。
伫立东轩未能去,更看明月涌晴天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到月出的自然画面,通过简单却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写黄昏景色:水面波光像花朵般闪烁,风吹树叶沙沙作响,暮色中透出几分寂寥。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渐渐被夜色笼罩,炊烟般的暮霭轻轻飘荡。这里用"水花""风叶"的动态和"霭霭""暝烟"的朦胧感,营造出黄昏特有的温柔氛围。

后两句写人的行动:诗人站在东边的廊轩里舍不得离开,因为接下来看到了更美的景象——明月突然从晴朗的夜空中涌现。这个"涌"字用得特别妙,让人仿佛看到月亮不是慢慢升起,而是像泉水般突然喷薄而出的动态画面。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经意间发现美好的惊喜感。诗人原本只是静静欣赏黄昏,却意外等到明月东升,这种自然馈赠的惊喜让他驻足不去。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时刻:本来只是普通地看看风景,却突然被某个瞬间的美震撼到。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之美和心灵触动。

倪思

(1147—1220)湖州归安人,字正甫,号齐斋。倪称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将作监。光宗时累官礼部侍郎。宁宗初历任内外官,皆为言者论罢。后召还,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论言多切直,以忤韩侂胄,予祠。侂胄死,复召,历礼部尚书。又以忤史弥远,出知镇江府,移福州,寻镌职而罢。有《齐山甲乙稿》、《经锄堂杂志》、《班马异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