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九 (辛巳)

独上高台已半醺,西风雁唳最先闻。
水晶易向尘中碎,金钿难从云外分。
石记三生原有梦,酒倾千日竟何勋!
可怜孤馆寒灯夜,自托微吟欲不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文人借酒消愁、感怀人生的画面,充满忧郁和自嘲的复杂情绪。

开篇"独上高台已半醺"就点明主角的孤独状态——独自登台,已经喝得半醉。西风中的雁叫声最先传入耳中,暗示秋意萧瑟。这里用"最先闻"很巧妙,既写实(喝醉时听觉特别敏感),又暗指内心对孤寂的敏感。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人生无奈:水晶虽美却易碎,比喻美好事物难以持久;金钿(贵重首饰)再美也难飞上云端,暗指世俗富贵与精神追求的矛盾。"石记三生原有梦"用三生石的典故,说人都有前世今生的美好幻想,但"酒倾千日竟何勋"却自嘲:纵使终日饮酒,又有什么成就呢?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令人唏嘘。

结尾最打动人心:寒夜孤馆中,只有一盏灯相伴,诗人却还要坚持写诗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欲不群")。这种倔强透着心酸——明知孤独还要故作清高,正是文人典型的矛盾心理。

全诗用喝酒、听雁、看灯这些日常小事,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闷。语言看似平淡,但"水晶易碎""金钿难分"这些比喻都很精妙,把抽象的人生感慨具象化。最后那个在寒夜坚持写诗的身影,尤其能引发现代人"孤独中保持自我"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