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六日应嘘堂邀自汉过宁与诸友集于石头城,明晨独往苏州西山,闻诸子复集于求雨山

江海十年逃网罾,却从吾子到金陵。
嘘云濡沫相忘若,青眼白头再见仍。
卮酒文章随大块,夜城风雨集微灯。
明朝挥手洞庭去,浩水灵山共碧澄。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漂泊多年的游子应朋友邀请来到南京聚会,第二天独自前往苏州西山的故事。全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人到中年对友情和自然的感悟。

前两句说自己在江湖漂泊十年,像鱼一样躲避生活的罗网,这次因为朋友邀请才来到南京。"逃网罶"这个比喻很生动,把生活压力比作渔网,自己像条挣扎的鱼。

中间四句描写聚会场景:朋友们像相濡以沫的鱼一样亲密无间,多年不见的老友头发都白了却依然投缘。大家把酒言欢、谈文论艺,外面风雨交加,屋里灯火温馨。这里"青眼白头"的对比特别打动人,既说岁月流逝,又见真情不变。

最后两句写第二天独自去苏州西山,想象那里山水澄澈的美景。"浩水灵山"与开头的"江海"呼应,从喧嚣人世转向宁静自然,暗示着对精神归宿的向往。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深刻的人生体验:中年人对真挚友情的珍惜、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在漂泊中寻找心灵安宁的渴望。就像我们现代人,虽然生活忙碌,但偶尔与老友小聚,或独自旅行放空,都能获得类似的慰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