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

夜色阑珊月上迟,半窗花影弄参差。镫前络纬声声急,似为愁人织鬓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愁的夜晚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夜色将尽时月亮才迟迟升起,月光透过窗户,将花枝的影子斑驳地投在窗上。"阑珊"和"迟"暗示时间流逝,"弄参差"的拟人手法让花影显得生动活泼,为下文铺垫。

后两句由景入情:灯前纺织娘(络纬)急促的鸣叫声,在诗人听来就像在为人编织白发。"声声急"既是虫鸣的节奏,也暗指时光飞逝的紧迫感。把虫鸣比作"织鬓丝"的巧思,把无形的愁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白发就是岁月和忧愁的见证。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小景(月夜、虫鸣)承载人生大主题 2. 听觉(虫鸣)与视觉(花影)交织成多维画面 3. "织鬓丝"的联想既新颖又贴切,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4. 通过小昆虫的忙碌暗示人在岁月前的无力感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忧愁",而是让月光、花影、虫鸣替他诉说,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愁绪更显深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