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泽雅寂照寺

云山幽绝好楼迟,隐卧虚怀只自知。
一径苍松堪入画,半窗明月伴吟诗。
云山有意千秋永,须发无情两鬓丝。
浅草阶苔愁屐迹,杜门终日更帘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深山古寺的宁静生活,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泊与孤寂交织的复杂心境。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云雾缭绕的青山间,有座适合慢慢生活的寺庙。隐居者躺着发呆,这种空灵心境只有自己懂。寺外小径旁,苍翠的松树美得像画;夜晚半开的窗前,皎洁月光陪着诗人写诗。这里用"堪入画"和"伴吟诗"两个细节,把静态的风景写出了人情味。

后四句转向更深层的感慨:青山永远在那里等着人们,可人的头发却不等人地变白。这个对比特别扎心,就像现在人常说的"岁月是把杀猪刀"。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台阶上浅浅的青苔似乎都怕被人踩踏,寺门整天关着,帘子也垂着。这里的"愁"字用得妙,明明是人在忧愁,却说青苔在发愁,这种写法让整个环境都染上了情绪。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矛盾感——既享受隐居的清幽,又忍不住为时光流逝而怅惘。就像现代人偶尔会向往山居生活,但真长期独处时又会感到寂寞。诗人把这种复杂心情,通过松树、月光、青苔这些日常景物自然流露出来,让人读着读着就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