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禅师形象,展现了他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人物:秋天的碧峰寺里,住着一位已经看破红尘的禅师。"无情"不是冷漠,而是指他不再被世俗情感牵绊。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刻画禅师形象:他头发半白,却一生保持心灵纯净;夜晚月光静静洒在竹屋上,石头小路平缓通向寺门。这些细节营造出宁静淡泊的意境,暗示禅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修行状态。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虽然山下就是喧嚣的尘世,但禅师发誓永不踏足。这个"誓"字特别有力,凸显出他远离俗世的坚定决心。
全诗通过寺庙环境、禅师外貌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赞美了这种摒弃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修行境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虽然世界很吵闹,但我选择独守清净"的坚持,这种精神追求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依然能引起共鸣。
任翻
任翻,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江南人。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