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对比的手法,讲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前两句说:有些人整天纠结"该说话还是沉默""该行动还是静止",其实都是白费力气。真正的智者(居士)根本不会为这些琐事烦恼,他们内心始终平静如水。就像高手打太极,看似没用力,其实蕴藏大智慧。
后两句用历史故事作对比:汉光武帝靠36位功臣打下江山(云台是将领表彰处),表面看很风光。但实际不如严子陵的钓鱼台(象征隐居生活)来得高尚。这里用"争似"(怎么比得上)强调:追逐功名不如保持精神自由。
核心思想是: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内心的超脱。像钓鱼的隐士那样活得自在通透,比当开国功臣更值得敬佩。诗人用"云台""钓台"两个地名的对比,巧妙表达了"淡泊名利才是最高境界"的生活哲学。
释宝印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