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萍 其三

风标漫与万花殊,可有尘埃染得渠。
把住琼枝相晤语,只疑身在玉堂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表达了高洁的情怀。

前两句"风标漫与万花殊,可有尘埃染得渠"是说:水中的浮萍(池萍)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与普通花朵完全不同,它洁净得连一粒尘埃都沾不上。这里用"浮萍不染尘"的特性,比喻人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

后两句"把住琼枝相晤语,只疑身在玉堂居"则展开想象:诗人握着如玉般的枝条与浮萍对话,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宫玉殿。这里通过"琼枝""玉堂"这些美好的意象,表达了与高洁之物为伴时产生的精神升华。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日常可见的浮萍,寄托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2. 通过人与自然的对话,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3. "玉堂"的想象让平凡的景物有了仙气,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想象力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与纯净的事物相处,人的心灵也会变得高贵。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亲切可感。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