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绵州中丞以江山小图远垂赐及兼寄诗

巴江与雪山,井邑共回环。图写丹青内,分明烟霭间。
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日想登临处,高踪不可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朋的作品,表达了他收到友人赠送的山水画和赠诗后的感激之情,同时抒发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前四句描写画中的景色:巴江和雪山在画中交相辉映,城市与山水相互环绕。画家用丹青妙笔,将云雾缭绕的山水美景生动地呈现出来。这里用"丹青"代指绘画,"烟霭"形容山水间朦胧的雾气,展现了画作的意境美。

后四句转为抒情:友人将这幅描绘名山大川的画作赠予诗人,让诗人在自己的小书斋中也能感受到山水之趣。诗人每天看着画中的景色,想象着亲自登临的情景,但觉得画中描绘的山水太过高远,自己难以企及。

全诗通过"小斋"与"江山"的对比,展现了文人雅士即使身处斗室,也能通过艺术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最后"高踪不可攀"既表达了对画中景色的向往,也暗含对友人高雅情致的钦佩。诗中"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二句,生动体现了艺术品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李朋

唐人。宣宗大中中,自侍御史授刑部员外郎,迁吏部员外郎。官至河南尹。能诗,尤好奖掖后学。郑谷车少时,曾往谒见,朋称誉之,谓后必垂名,后果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