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夏日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夏日特有的宁静与生机。
前两句写清晨和傍晚的景色:早晨的荷花托着晶莹的露珠,傍晚的山峰遮挡着斜阳。这两个画面一早一晚,一低一高,形成对比,展现出夏日不同时段的美。
中间四句聚焦于夏日的细节:树下总有阴凉,水边凉风习习,这是夏日最舒服的地方。蝉鸣声惊动了附近的喜鹊,白鹭飞起时嘴里还忙着吃鱼。这些动态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既有声音(蝉鸣),又有动作(鹊惊、鹭起),还有趣味(鹭得鱼),把夏日的热闹和生机都表现出来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独自坐着观察这些自然界的活动,不知不觉就消磨了漫长的夏日。这里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慢时光。
整首诗就像一组夏日快照,有静有动,有景有情。最妙的是通过小细节(露珠、鹊惊、鹭捕鱼)展现大世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夏日特有的那种既慵懒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诗人用最平常的景物,写出了最耐人寻味的闲适之趣。
葛天民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