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一日出寻梨花先过城南资福僧舍脩竹森然即赋小诗盛道爱竹之意客摘诗语病予曰君自有竹何来此为因作梨花解嘲盖予故秋至魏未尝见梨花盛时资福之句良率然也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
花底杯盘藉翠茵,折花围坐当歌人。
谪仙自是开元客,玉帐熏香揖太真⑴。
谪仙自是开元客,玉帐熏香揖太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明节后的一个晴朗日子,去寻找梨花,并在途中经过资福僧舍,那里的竹林郁郁葱葱,激发了诗人作诗的灵感。下面我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诗的开头“花底杯盘藉翠茵”,意思是在花丛中摆上酒席,酒杯和盘子都放在青草地上。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梨花盛开的树下,享受着美酒佳肴。
接着,“折花围坐当歌人”,诗人和朋友们一起坐在花丛中,边喝酒边唱歌。这里的“折花”意味着诗人从梨花中摘取了花朵,用来装饰和增添气氛。
“谪仙自是开元客,玉帐熏香揖太真”这两句诗,谪仙指的是李白,开元客指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人,而太真则是指杨贵妃。这里诗人把李白比作谪仙,把唐玄宗比作开元客,把杨贵妃比作太真,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仿佛置身于盛唐的繁华景象中。
诗的结尾“晚饮全福抵花下披取巨枝立植间坐欢甚径醉乃知吾家子猷直与”,诗人在晚宴后,带着醉意走到梨花树下,摘取了最大的梨花枝条,种植在自己的家中,和好友们一起欣赏。这里的“吾家子猷”指的是自己的儿子,而“直与”则表示直接送给儿子。诗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梨花盛开时节的欢愉经历,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感慨。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