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悦道参政大资知越州二首 其二

徒御纷纷拥剑关,蜀人感泣⑴送公还。
欲知千里讴歌意,半在百篇文字间。
风霰道途方过阙,烟霞旌旆更寻山。
重金(小集作来)不负扁舟约,贺老鉴湖春水閒。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送赵悦道参政大资知越州二首 其二》

这首诗是送别赵悦道去越州任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首句“徒御纷纷拥剑关”:写的是送别的场景,人们纷纷赶来送别,如同送战士出征一般,剑门关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此次分别的庄重和重要性。

2. “蜀人感泣送公还”:表达了蜀地人民对赵悦道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他们含泪送别,体现了对赵悦道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3. “欲知千里讴歌意,半在百篇文字间”:这两句诗是在赞美赵悦道的文采和政绩。他的文字深受欢迎,他的政绩赢得了人们的歌唱和赞美。这也暗示了赵悦道在蜀地的任期是非常成功的。

4. “风霰道途方过阙,烟霞旌旆更寻山”:写的是赵悦道即将走过的道路和未来的景象。前一句描述的是他将经过风霜雨雪的道路,暗示着路途的艰难;后一句则描绘了他将欣赏到美丽的山川风光,预示着他在新的地方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人生体验。

5. “重金不负扁舟约,贺老鉴湖春水闲”: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对赵悦道未来的期待和祝福。“重金不负扁舟约”意味着希望他能信守承诺,不负众望;“贺老鉴湖春水闲”则祝福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轻松愉快,像贺知章一样在鉴湖欣赏春天的美景。贺知章是唐代的诗人,这里用他作为比喻,表达了对赵悦道高雅情趣和文学才华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场面的庄重、人民的不舍、对赵悦道政绩和文才的高度赞美,以及对他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精髓。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