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尚书无辩诗 其二

热不栖恶木,渴不饮盗泉。
佳兵不祥器,只为名使然。
孔明桑百株,杨子田一廛。
静乐岂无此,行藏却由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前四句用三个"不"字开头的排比,像立下人生誓言: 1. "再热也不在坏树下乘凉"——比喻绝不与恶人为伍 2. "再渴也不喝盗泉的水"——化用典故表示洁身自好(传说孔子宁可口渴也不喝名声不好的盗泉水) 3. "再厉害也不滥用武器"——反对为虚名动用武力

中间四句用两位古人的例子作对比: - 诸葛亮(孔明)种百株桑树,杨子有块小田地,都是过着简朴生活 - 诗人说:这样宁静快乐的生活谁不想要?但能否实现还要看天意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人既要保持高尚品格("静乐"),也要接受命运安排("行藏由天")。全诗像一位智者在谈心,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底线,不为虚名所累,但也要学会随遇而安。这种既坚持原则又豁达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吴泳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