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一幅画的喜爱和选择标准,表达了他不慕虚荣、向往隐逸生活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说"想找李公麟(龙眠)的旧画作,但听说这幅真迹世上已经没有了"。这里用"龙眠"代指宋代大画家李公麟,说明作者在寻找名家真迹,暗示对艺术的追求。
后两句最有意思:"就算有再多钱也不买昭君出塞图,只愿意买严子陵钓鱼图"。这里用"昭君本"代表世俗追捧的名贵画作,而"严陵钓图"则象征隐士生活。作者通过这个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不追求世人眼中的珍宝,只向往像严子陵那样远离尘嚣、在富春江边垂钓的闲适生活。
整首诗用买画的选择,巧妙地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就像现代人可能会说"不买名牌包,只买露营装备"一样,通过消费选择来表明生活态度,既生动又富有深意。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