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仲春望日

春转南郊布谷啼,太平天子试新犁。
龙耕芳野明金跸,犊輗晴莎快玉蹄。
百世菑畬方告事,九重山衮亦沾泥。
杯称万寿东风里,凤辇扶归日未西。

现代解析

这首《正德元年仲春望日》描绘了一幅明代皇帝春日亲耕的生动画面,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全诗用通俗易懂的意象,展现了皇帝与民同乐的和谐场景。

开篇用布谷鸟的啼鸣点明春耕时节,皇帝亲自下田试用新犁,这个举动既显示了对农事的重视,又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龙耕芳野"和"犊輗晴莎"的对比很有趣——皇帝的金色犁具在田野闪耀,而普通耕牛的小蹄子也在阳光下轻快地踏过草地,暗示着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在为春耕忙碌。

中间两句通过"百世菑畬"(世代耕种的土地)和"九重山衮"(皇帝华贵的礼服)的对比特别生动:连皇帝华服都沾上了泥土,说明是真的在田间劳作,不是做样子。最后描写皇帝在春风中举杯庆贺,太阳还没落山就乘着凤辇回宫,整个画面既庄重又充满生活气息。

全诗最妙的是把严肃的皇家耕藉礼写得如此亲切自然,既保持了皇家仪式的庄严感,又通过泥土、布谷鸟等接地气的元素,让读者感受到春日农耕的喜悦。皇帝试犁、衣服沾泥这些细节,打破了人们对帝王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个参与农事、与民同乐的君主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