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园避暑作

不耐炎炎暑,还依漠漠阴。
凉飔荷渚近,清响竹林深。
蚓笛参差奏,鱼鳞隐约沈。
静观原自得,坐久豁幽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避暑的场景,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就像一阵凉风吹过。

第一句“不耐炎炎暑,还依漠漠阴”,直接点出主题:天气太热了,诗人受不了,于是找了个阴凉的地方躲起来。这里的“炎炎”和“漠漠”形成对比,一个热得让人烦躁,一个安静阴凉,让人舒服。

接下来“凉飔荷渚近,清响竹林深”,写的是避暑的环境:凉风从荷塘边吹来,竹林深处传来清脆的声响。这两句很有画面感,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听到竹叶沙沙的声音,让人一下子放松下来。

“蚓笛参差奏,鱼鳞隐约沈”,这两句更细腻地描写了周围的声音和景象:蚯蚓(或蟋蟀)的叫声高低错落,像在演奏音乐;水里的鱼儿游动时,鳞片若隐若现。诗人用耳朵和眼睛捕捉这些细微的动静,显得格外悠闲。

最后“静观原自得,坐久豁幽襟”,是整首诗的总结:静静地观察自然,本来就很享受;坐得久了,连心情都变得开阔舒畅。诗人通过避暑这件事,表达了一种闲适、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强:荷塘、竹林、蚯蚓、鱼儿,组合成一幅夏日清凉图。 2. 动静结合:既有风吹竹响的动态,也有静坐观景的安宁,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3. 心境悠然:诗人不写如何烦躁,而是通过环境描写,传递出一种平静满足的情绪,让人读后也觉得清凉舒爽。

简单来说,这首诗就像一篇“夏日避暑日记”,用轻松的语言告诉我们:热的时候别急,找个凉快地方坐下来,听听风声、看看自然,心情自然就好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