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九烟

留滞秦淮又几春,乱离作客倍沾巾。
空余王粲楼中赋,谁识梁鸿庑下身。
夜雨满江销铁锁,秋风无泪洒铜人。
白门杨柳新亭酒,醉里归来暗怆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年代漂泊他乡的孤独与伤感。

前两句说自己在南京(秦淮)已经滞留了好几年,战乱中作客他乡让人格外想家,常常忍不住流泪。"沾巾"就是用衣袖擦眼泪的意思。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王粲是三国时期才子,梁鸿是东汉隐士,这里作者自比这两位怀才不遇的古人。说空有王粲那样的文采,却无人赏识;像梁鸿那样寄人篱下,处境艰难。"夜雨满江"和"秋风铜人"的意象,烘托出时局动荡、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

最后两句写南京(白门)的杨柳和新亭的酒,看似闲适,实则借酒消愁。喝醉回家时,内心依然充满说不出的悲伤。"新亭"是南京名胜,东晋时北方南迁的士大夫常在此聚会怀乡,这个典故暗示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全诗通过个人漂泊的遭遇,反映了明末清初战乱时期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用典自然,情景交融,把乱世中读书人的无奈与哀愁表达得深沉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