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城的古今风貌,既有繁华盛景,也有历史沧桑。
前两句写南京城的自然景观:满城的梧桐树绿意盎然,浓密的树荫衬托着这座曾经的帝王之都。"碧梧"和"浓荫"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生机与厚重。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先写六朝时期歌舞升平的盛况,红颜佳人尽显风流;紧接着笔锋一转,写战乱带来的灾难,累累白骨触目惊心。这种繁华与衰败的对比,凸显了历史的无常。
后四句转到现实场景:诗人在水边写诗,桥对岸有卖饼女子的叫卖声,中山陵外游人如织,穿着鲜艳衣裙的人们来来往往。这些日常生活的画面,与前面的历史沧桑形成呼应,展现了南京城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全诗通过梧桐、红颜、白骨、游子、卖饼女、中山陵等意象,将自然、历史、现实巧妙串联,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观察,让读者感受到南京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