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解缙写给朋友胡光大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学问、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开头两句"上蔡音书近,高谈复论文"很生活化,意思是:最近收到你从上蔡寄来的信,我们又开始讨论文章学问了。就像现代朋友之间发微信聊学术话题一样自然。
中间四句是核心思想:
"六经悬白昼"说儒家经典像太阳一样照亮人间,但"千载信浮云"又感叹千年历史如浮云般虚幻。这里用昼夜对比,暗示真理虽然永恒,但历史真相却难以把握。
"汉简何多凿,秦坑亦合焚"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汉代学者穿凿附会解释经典,秦始皇焚书坑儒。诗人认为这两种极端做法都不对,表达了对学术歪曲和历史暴行的批评。
最后两句"操觚任缓颊,安得见华勋"很幽默:我们这些写文章的人只管慢慢磨嘴皮子(缓颊指从容谈论),哪能建立什么丰功伟业呢?既有自嘲,也暗含对空谈学问的不满。
全诗在闲聊中藏着深刻思考:真理需要传承,但要避免极端;学问贵在求真,不能沦为清谈。语言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用昼夜、凿简/焚书等对比,把严肃话题写得举重若轻。这种在书信中谈古论今、举重若轻的写法,正是古代文人交往的独特魅力。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