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峰诗

郁乎何苍苍,兹山崒然起。却临青冥上,迥出虚空里。

决非渣滓成,想像结构始。纵横布远势,天外知可倚。

或锐如持矛,或平若授几。峥嵘势疑怒,平远情类喜。

阴晴变斯须,光怪难偪视。鸿炉作鼓铸,大化供磨砥。

仰峭镵诸天,俯临排垤蚁。元精浩茫茫,万古如未已。

吁嗟揽气象,岂直论道里。远瞩瞻青苍,即之微茫耳。

吾闻列仙宫,往往通帝扆。苟非真灵宅,绝景孰私己。

畴能乘元化,举手摘瑶蕊。一承帝台觞,如洗功德水。

傥有新宫铭,谁云东平子。买山如可谋,叩门访谁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仙山(缥缈峰),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奇观的壮丽与神秘。以下是逐层解析:

1. 开篇造势 诗人用"郁乎苍苍"形容山峰郁郁葱葱,突然拔地而起("崒然起"),像从青天之外("青冥")和虚空之中突兀出现,强调这座山不是凡尘俗物,而是天然造化("决非渣滓成")。

2. 山势变幻 用一连串比喻写山的形态:像举着长矛的锐角,像平放的桌案,时而如发怒般险峻("势疑怒"),时而如含笑般平缓("情类喜")。阴晴变化间,山色光影奇幻到让人不敢直视("光怪难偪视")。

3. 天地造化 把山比作神仙熔炉锻造的杰作("鸿炉鼓铸"),大自然打磨的精品("大化磨砥")。站在山顶,仰头能刺破天空("镵诸天"),俯看地面的人如蚂蚁("排垤蚁"),凸显山的高峻。

4. 仙山传说 诗人猜想这山是神仙居所("列仙宫"),与天帝的宫殿相连("通帝扆")。若非神仙住处("真灵宅"),凡人怎配独占这般绝景?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5. 求仙之思 最后抒发幻想:谁能驾驭自然之力("乘元化"),摘取仙花瑶草?若能饮一杯天帝的美酒("帝台觞"),就像被圣水洗涤灵魂。暗含诗人渴望超脱尘世,与仙同游。

全诗精髓: - 用"矛盾比喻"(怒与喜、锐与平)展现山的动态美 - 通过夸张对比(天vs蚁、人vs仙)制造震撼感 - 将自然奇观与神话想象结合,赋予山峰神圣色彩 - 结尾的求仙幻想,透露古代文人对永恒与超脱的追求

现代理解: 就像用IMAX镜头拍一部仙侠大片:先给个云雾缭绕的山峰全景,再拉近看怪石嶙峋的特写,突然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山脊,最后镜头冲向山顶宫殿,留下"这地方绝对是神仙住的"的感叹。诗人其实在说:面对如此壮丽自然,人类渺小如蚁,但心却可以向往九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