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刀王五
长官谁健儿,王五四海友。
高颡贯大鼻,河目胆如斗。
策马过其门,遮客不得走。
大臂如巨橼,持我坐并肘。
呼妻出见客,布衣椎髻妇。
杀鸡具面饼,酌我巨觥酒。
大声谈刀剑,眼光忽左右。
自言少年事,为盗杀人夥。
天下多奸吏,安得尽授首。
悖入不悖出,此理天不取。
男儿贵坦白,杀人安足丑。
英雄如落日,忽焉已衰朽。
我时方弱冠,闻言前席久。
问以刀剑术,大笑握我手。
公子好书生,才智得未有。
一人何足敌,六经乃真守。
豚儿令读书,群能教之否。
世道促浩劫,饥寒十八九。
天下一指掌,有事十年后。
斯言犹在耳,斯人木已秀。
真气见肺肝,愧死肉食臭。
乃知山泽间,奇士或一觏。
人生共天地,流品何薄厚。
苟无义礼心,衣冠有禽兽。
高颡贯大鼻,河目胆如斗。
策马过其门,遮客不得走。
大臂如巨橼,持我坐并肘。
呼妻出见客,布衣椎髻妇。
杀鸡具面饼,酌我巨觥酒。
大声谈刀剑,眼光忽左右。
自言少年事,为盗杀人夥。
天下多奸吏,安得尽授首。
悖入不悖出,此理天不取。
男儿贵坦白,杀人安足丑。
英雄如落日,忽焉已衰朽。
我时方弱冠,闻言前席久。
问以刀剑术,大笑握我手。
公子好书生,才智得未有。
一人何足敌,六经乃真守。
豚儿令读书,群能教之否。
世道促浩劫,饥寒十八九。
天下一指掌,有事十年后。
斯言犹在耳,斯人木已秀。
真气见肺肝,愧死肉食臭。
乃知山泽间,奇士或一觏。
人生共天地,流品何薄厚。
苟无义礼心,衣冠有禽兽。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五的江湖豪侠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对话,展现了一个真实又复杂的草莽英雄形象。
开头用夸张的描写突出王五的外貌特征:高额头、大鼻子、铜铃般的眼睛,像个巨人一样拦住路过的客人,粗壮的手臂像房梁一样有力。这些描写立刻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个不寻常的人物。
接着用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他的豪爽:让穿布衣、扎简单发髻的妻子出来见客,杀鸡做饼招待客人,用大碗喝酒。这些细节刻画出一个不拘小节但热情好客的江湖汉子。
最精彩的是王五的自白:他坦然承认年轻时杀过人,但强调杀的都是贪官污吏。他说"抢来的钱不用在正道上,老天都不答应",认为男子汉就该光明磊落,敢作敢当。这番话颠覆了传统对"盗匪"的认知,让人看到这个"强盗"其实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年迈的王五劝年轻人多读书。这个曾经快意恩仇的侠客,竟然说"一个人再能打也没用,圣贤书才是根本",还拜托诗人教自己儿子读书。这种反差让人看到岁月带给他的改变,也暗示他对"以暴制暴"方式的反思。
最后诗人感慨:王五这样的江湖奇人,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强多了。点明主旨——评判人不能看身份地位,而要看是否真正重情义、明事理。衣冠楚楚的可能是禽兽,而山野草莽中反而藏着真豪杰。
全诗用大刀王五这个人物,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这个问题。通过鲜活的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打破了人们对"侠盗"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复杂真实的人性。语言直白有力,像说书人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最后升华的主题至今仍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