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犹清和联句

记得谢家诗,清和即此时(居易)。
馀花数种在,密叶几重垂(度)。
芳谢人人惜,阴成处处宜(禹锡)。
水萍争点缀,梁燕共追随(行式)。
乱蝶怜疏蕊,残莺恋好枝(籍)。
草香殊未歇,云势渐多奇(居易)。
单服初宁体,新篁已出篱(度)。
与春为别近,觉日转行迟(禹锡)。
绕树风光少,侵阶苔藓滋(行式)。
惟思奉欢乐,长得在西池(籍)。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叫做《首夏犹清和联句》,是一群人共同创作的,表达了对初夏清新和煦景色的赞美。下面我来逐句分析:

1. “记得谢家诗,清和即此时。” 开头两句点明了这是一个初夏的日子,而且诗人想起了谢灵运的诗篇,要用诗来描绘这个清爽宜人的时刻。谢家诗在这里是一个典故,代表着对诗歌传统的尊重。

2. “馀花数种在,密叶几重垂。” 这里描述了初夏的景色,还有一些未凋谢的花和垂下的绿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初夏时节,正是花开叶繁的时候。

3. “芳谢人人惜,阴成处处宜。” 花朵开始凋谢,人们珍惜它们的美丽;树木开始成荫,到处都显得凉爽宜人。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人们对自然的情感反应。

4. “水萍争点缀,梁燕共追随。” 水面上的浮萍争着点缀在初夏的湖面上,燕子则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这里展示了水上的景物与空中飞鸟的和谐景象。

5. “乱蝶怜疏蕊,残莺恋好枝。” 蝴蝶在花间飞舞,恋恋不舍于稀疏的花蕊;黄莺则在枝头婉转歌唱,依恋着美好的树枝。这两句描绘了昆虫与鸟类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生机。

6. “草香殊未歇,云势渐多奇。” 草地上的芳香依旧不减,天空中的云彩开始展现出奇妙的形状。这里描绘了地面与天空的景色,展现出初夏的多样魅力。

7. “单服初宁体,新篁已出篱。” 人们换上了单薄的衣服,感觉身体舒适;新的竹子已经长出院子,形成绿色的篱笆。这两句描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的结合。

8. “与春为别近,觉日转行迟。” 接近春末夏初之际,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里表达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时光的珍惜。

9. “绕树风光少,侵阶苔藓滋。” 树木周围的景色逐渐稀少,台阶上开始长出苔藓。这里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10. “惟思奉欢乐,长得在西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快乐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西池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和人们的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快乐的追求。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