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城南郊行

古县周遭景物环,政虽多暇倦跻攀。
偶因送客乘时出,却得浮生半日閒。
频过水边仍有竹,忽当林断远逢山。
但教到处情如此,瘴海无妨缓缓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夏日城郊旅行的诗。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首句“古县周遭景物环”,描述了城郊的环境,古老县城周围有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色。这里的“古县”可能代表着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

第二句“政虽多暇倦跻攀”,揭示了诗人虽然政务繁忙,但仍有闲暇之余进行出游,尽管可能有些疲倦,仍愿意登高望远。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偶因送客乘时出”,描述了诗人偶然因为送客而外出,但这也成为了一次美好的旅行机会。这里的“乘时出”可能意味着诗人抓住了这个偶然的机会,享受了这次旅行。

第四句“却得浮生半日闲”,是这首诗的关键句之一。“浮生半日闲”表达了诗人在这次旅行中得到的片刻闲暇和放松,这个短暂的时刻让诗人忘却了生活的繁忙和压力。

第五句“频过水边仍有竹”,描述了诗人在旅行过程中频繁经过水边,并且水边仍有竹子,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宁静。

第六句“忽当林断远逢山”,描述了诗人在树林中断处意外发现了远处的山,这再次展示了旅行的惊喜和乐趣。

最后两句“但教到处情如此,瘴海无妨缓缓还”,表达了诗人希望每次旅行都能有如此美好的体验,即使面对困难的环境(如瘴海),也愿意慢慢地返回。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得到的一次城郊旅行的美好体验,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宁静和惊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