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晋仲游庐山(甲辰)
登山信有道,游山诚好奇。
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
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
非有千里遥,汇泽同津涯。
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
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
竹林隐云表,真汉不可窥。
子行勿浪漫,寻访宜舒迟。
灵扃凭谁启,绝学从谁师。
老我世味淡,爱山心不移。
床头赤藤杖,时作龙吟悲。
为我谢庐君,行当赴幽期。
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
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
非有千里遥,汇泽同津涯。
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
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
竹林隐云表,真汉不可窥。
子行勿浪漫,寻访宜舒迟。
灵扃凭谁启,绝学从谁师。
老我世味淡,爱山心不移。
床头赤藤杖,时作龙吟悲。
为我谢庐君,行当赴幽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劝朋友好好游山、用心感悟的道理。
开头四句说登山要有正确的心态——如果心里没有对山水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就算走遍名山也毫无意义。这就像现代人旅游打卡,如果只拍照不感受风景,再美的景色也白看。
中间部分描绘庐山的魅力:它像一位巨人倚天而立,是东南地区最美的山。虽然离得不远,但山中的湖泊河流都通向远方。作者经常梦见庐山,还没去心就已经飞过去了。这里用"玄烟锁青牛"等句子,描绘出庐山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的神秘景象。
接着作者叮嘱朋友:游玩不要太随意,要慢慢探索。山中的奥秘需要用心才能发现,真正的学问需要找到对的老师。这就像现在说"深度游"比"走马观花"更有收获。
最后四句很动人:作者说自己年纪大了,对世俗事物兴趣变淡,但对山水的热爱不变。连床头的藤杖都像龙吟般发出声响,仿佛在催促他去庐山。他让朋友代他向庐山致意,说自己一定会去赴这场心灵之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自然真挚的热爱。作者不是简单说"庐山很美",而是用"神先驰""心不移"这样的词,把山水写成了一位老友,展现了一种魂牵梦萦的深情。这种把自然当知己的情感,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