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大白话讲,就是在深情追忆张之洞的一生功绩和人格魅力。
上联夸他的社会贡献:说他是"大政治家""大教育家",用两个"大"字强调他的成就非凡。后两句说他的功业会被后人永远铭记,用"不朽"这个词形容他的影响力会一直延续下去。就像我们现在还会记得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一样。
下联赞他的精神品格:借用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言,说张之洞总是把国家百姓的困难放在前面,把自己的享受放在后面。最后两句带着惋惜之情,说这样品德高尚的人走了,我们还能找谁作榜样呢?就像失去了一位人生导师的感觉。
全联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他的伟大(政治家+教育家,忧在前+乐在后)
2. 用问句结尾引发共鸣,让读者也跟着思考"这样的好人走了,我们该怎么办"
3. 虽然说的是逝者,但字里行间充满温暖的敬意,更像是在讲述一位令人敬佩的长辈
这种写法既庄重又亲切,既总结了逝者生平,又表达了众人的不舍,是很高明的纪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