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端伯之隆兴

人生辛苦惟别离,况复心相知。
辛酸话别语不出,相看执手徒依依。
问君西游何归期,长途巉岩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风凛凛吹人衣。
中林哑哑乌欲栖,猿猱虎豹夹路啼。
路傍古屋掩柴扉,空房独宿生新悲。
家山昨夜春始至,桃花初破梅花飞。
自非丈夫刚自许,谁不去住生狐疑。
惟君与我同此志,西湘东越频驱驰。
番阳浩荡六百里,南昌风物雄江西。
西山中峙高崔嵬,滕王杰阁横江开。
五更东望红浴日,鱼龙蛟蜃惊相积。
阳门青松青可挹,剑池清水清可吸。
真人鹤岭遗金丹,中峰苍莽风常寒。
游人西游止此地,眼明足健应忘还。
闽山岂足展羽翮,湖光望极天地宽。
鲲鹏变化知有托,归来长铗宁须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旅途中的艰险与对未来的期待。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离别之苦(开头到"谁不去住生狐疑")
诗人用直白的语言描述了离别的痛苦:人生最难受的就是和知心朋友分开,难过到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紧紧握着手。接着用形象的自然景物烘托旅途危险——春寒料峭的山谷、刺骨的寒风、黄昏乌鸦的叫声、路边野兽的嚎叫、破旧空荡的旅店,这些都在暗示前路艰难。最后用家乡春景(桃花梅花开放)反衬游子的漂泊感,说除非是意志坚定的人,否则谁都会动摇。

第二部分:目的地风光("惟君与我同此志"到"湖光望极天地宽")
笔锋一转,开始描写朋友要去的南昌美景:鄱阳湖的壮阔、西山的雄伟、滕王阁的气派、朝阳下江面鱼龙翻腾的奇观、青松剑池的清幽、道教圣地的神秘。这些充满生机的景象,既是对朋友的安慰,也暗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鼓励。

第三部分:未来期许(最后两句)
用鲲鹏展翅的典故,表达对朋友的信心:你像鲲鹏一样终会找到施展抱负的天地,等到功成名就归来时,就不会再像冯谖(战国时弹剑抱怨的食客)那样发牢骚了。这是最暖心的临别赠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情感真实:把"舍不得你走,但又希望你前程似锦"的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真切
2. 画面感强:像用镜头切换,从凄风苦雨的离别现场,拍到气象万千的名胜古迹
3. 励志不煽情:不说空洞的安慰话,而是用壮丽河山暗示人生机遇,最后用典故给朋友打气

就像现代人送好友去远方发展,既担心他吃苦,又相信他的能力,最后拍拍肩膀说:"等你混好了回来,咱们再好好庆祝!"这种真挚的友情跨越千年依然动人。

蔡沈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