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听到莺啼时的细腻感受。
开头两句写雨后山色明净,花草树木在阳光下格外鲜亮,营造出清新怡人的氛围。接着,诗人听到黄莺在树林间穿梭鸣叫,声音独特,仿佛自成一家。这里的"两好树"可能指两棵相邻的树,黄莺在其间跳跃,鸣声婉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后四句转入诗人的情感。莺啼激发了诗人的诗兴,也勾起了他对友人的思念。"惊飞苦难见"暗示黄莺突然飞走,难以再寻,而茂密的绿荫更增添了寻找的难度。这里既有对莺声消逝的惋惜,也暗含对友人离别、难以相聚的惆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描绘雨后美景和黄莺的灵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黄莺的来去无踪,与友人的聚散离合形成巧妙对应,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美好却易逝的瞬间。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