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离愁别绪的梦境,表达了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深夜月光斜照窗棂,惊醒了梦中人,心中顿时涌起万千愁绪。这里用"月"和"梦"两个意象,营造出孤独忧伤的氛围。
三四句用"清猿啼叫"和"碧落水横"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离别的伤感。猿啼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哀愁,而"一水横"则暗示着阻隔。
五六句借用典故:用东汉张衡(字平子)写过的情诗,和《诗经》中"我心匪石"的誓言,来表明两人感情的坚定。意思是说我们的爱情像古代诗人的情诗一样美丽,像磐石一样不可转移。
最后两句是美好的想象:终有一天我们要手牵手乘着鸾凤飞去,到仙人居住的玉京楼台相聚。这里用"箫史弄玉"的典故,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全诗通过现实中的离别愁绪与想象中的美好未来形成对比,既写出了离别的痛苦,又表达了对爱情终将圆满的信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用典自然,是一首动人的爱情诗。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