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棠盛开的春日图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一丝淡淡的感伤。
开头两句用鲜艳的色彩勾勒场景:朱红的栏杆映照着清澈的池塘,花树茂盛得压低了矮墙。这里"明媚""芳树"等词直接传递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气息。
中间四句集中描写海棠花。诗人说这些花朵仿佛得到了春神的特别眷顾("东君深意态"),在蜀地绽放出绝美风光。具体描写花瓣上残留着粉色,繁茂的绿叶间香气扑鼻,用"破红""繁翠"这样鲜活的词语让读者仿佛看到花瓣将绽未绽的娇嫩姿态。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感慨:诗人猜想这些海棠花或许在埋怨杜甫(工部)没为它们写诗,所以至今仍带着露水,像含着眼泪的美人。这里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典故巧妙结合,既点出海棠的娇美,又暗含一种无人赏识的惆怅。
全诗最妙处在于:表面是纯粹的景物描写,实则通过"怨工部""啼妆"等表述,隐隐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以及文人特有的"知音难觅"的情怀。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郭稹
宋开封祥符人,字仲微。世寓郑州。第进士。历官集贤校理、河阳通判,入为三司度支、户部判官,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同修起居注。仁宗康定元年使契丹,契丹厚礼之,同出观猎,延稹射,一发中走兔,众皆愕视。尝与王尧臣、宋庠等修《崇文总目》。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文思敏捷,尤刻意于赋,又好聚古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