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寺铁象

南唐刺史边菩萨,象教西来意能达。铸成铁象乘普贤,兵火城中镇争夺。

普贤偶现人天身,铁象何须廿万斤。四蹄踞地厚地裂,下有鳌戴愁掀翻。

香象人夸渡河美,欲行不行色欢喜。神完应可却熊罴,力抟宁愁遇狮子。

当年精铁生深山,岂知铸象灵化顽。消受香烟已千载,胡不驱去排仙班。

频年劫火烧萧寺,身不能焚齿逾利。游魂偶洗象牙潭,魑魅无声老蛟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尊普贤寺铁象的神奇故事,充满了民间传奇色彩和佛教文化韵味。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铁象的来历与神力 诗中讲这尊铁象是南唐时期一位边姓刺史为弘扬佛教铸造的。它重达二十万斤,四只铁蹄仿佛能把大地踩裂,连驮着它的巨龟都怕被压翻。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铁象的威严,说它比渡河的美人象更有气势,连狮子熊罴都不敢靠近。

2. 千年灵异的传奇 铁象原本是深山的普通铁矿,被铸成佛像后产生了灵性。千百年来享受香火供奉,却始终没有像其他得道者那样升仙。特别神奇的是,寺庙经历战火被毁,铁象却烧不坏,反而牙齿更锋利了,甚至能震慑水中的蛟龙妖怪。

3. 暗藏的佛教智慧 诗人通过铁象的"欲行不行"暗喻佛教"静中有动"的哲理,用"身不能焚"象征佛法不灭。最后提到铁象在象牙潭显灵,暗示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升仙,而在于守护人间、降妖除魔的慈悲精神。

全诗把一尊铁象写得活灵活现,既有"重得连大地都怕"的幽默想象,又有"火烧不坏反更锋利"的神奇设定,最后落脚到佛教普度众生的精神,读来既有趣味又有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