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庵宋明府于法华寺左新构草亭落成,立秋之二日,陪济庵寅长、偕亦远张明府閒①集其上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
香飘古寺昙花见(寺有昙花一丛),秋到閒园蝶梦醒(寺本李氏梦蝶园旧址)。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应芟恶竹斜添槛,收取冈山百丈青。
香飘古寺昙花见(寺有昙花一丛),秋到閒园蝶梦醒(寺本李氏梦蝶园旧址)。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应芟恶竹斜添槛,收取冈山百丈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法华寺旁新建的草亭中与友人聚会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用"绿野轩车""沧溟浮萍"的比喻,暗示官场奔波如浮萍漂泊,而此刻偶然停下脚步享受宁静。三四句通过"昙花"和"蝶梦"两个意象,既实写寺庙景物(寺里真有昙花),又暗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到了,蝴蝶般的梦境也该醒了。
五六句写得最有趣:只要有欧阳修那样爱喝酒的人(醉翁指欧阳修),就不愁没酒喝;既然新建的亭子遇到下雨,干脆就叫"喜雨亭"吧。这里透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豁达,用历史典故却不显沉重。
最后两句是神来之笔:建议砍掉杂乱的竹子,让栏杆露出来,这样就能看见远处冈山青翠的景色。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把整理庭院的小事写得富有诗意,也暗含"去除繁杂,方见本真"的人生哲理。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的写生:有寺庙昙花、秋园蝴蝶、饮酒友人、新修草亭,最后镜头拉远到青山远景。诗人把简单的聚会写得清新脱俗,在闲适中有深意,用平常景物道出超然心境,展现了传统文人"雅致生活"的典型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