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驿次韵

顽石何缘会作牛,昔人何以此名邮。
牛原非石劳难任,石纵为牛苦未休。
问喘倘逢头亦点,凭呼不转欲何求。
谁人术解如羊叱,也为苍生佐一筹(以上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石牛驿的传说作引子,通过"石头变牛"的荒诞意象,道出了底层百姓被压榨的苦难现实。全诗像在讲一个黑色幽默故事:

开头两句抛出疑问:一块普通石头怎么被说成牛?古人为何用这个奇怪名字命名驿站?看似在好奇地名由来,实则为下文埋伏笔。

中间四句揭开残酷真相:牛形的石头根本不能干活,但官吏却硬要把它当真牛使唤。就像老百姓被逼着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累死累活不得休息。"问喘"用典(汉代丞相问牛喘的典故),暗指就算有官员假装关心民生,也不过是表面文章。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要是有人能像传说中的牧羊人黄初平那样,喝令石头变活牛解决问题就好了!但这分明是反话——世上哪有神仙?有的只是百姓永无止境的苦役。

诗人用"石头牛"这个矛盾体,巧妙比喻了封建制度下荒诞的劳役制度。表面写驿站传说,实则字字血泪。最厉害的是全诗没直接骂官府,却通过石头牛的悲惨遭遇,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民生疾苦,这种含蓄的批判反而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