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朔斋洲蒲涧谒菊坡祠

晓随丝辔饭僧坊,丞相祠堂一瓣香。
试问神仙蒲九节,何如名德菊孤芳。
高山仰止堪模楷,百世闻之尚激昂。
我辈此来深有意,岂专泉石癖膏肓。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一起去拜谒一位已故丞相祠堂的经历,表达了对先贤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开头两句写清晨出发的场景:作者和朋友骑着马("丝辔"指马缰绳)去寺庙吃斋饭,然后到丞相祠堂上香祭拜。"一瓣香"这个说法很形象,表示虔诚的心意。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赞美丞相的品德:先是用"蒲九节"(一种仙草)和"菊孤芳"作对比,说仙草虽好,但不如丞相像菊花那样高洁的品德更值得敬仰。"高山仰止"这个成语化用得很好,说丞相的品德像高山一样令人仰望,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即使过了百年仍然让人感动振奋。

最后两句点明此行的深意:我们专程来祭拜不只是因为喜欢这里的山水景色("泉石癖膏肓"指沉迷山水之乐),更是为了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把对先贤的敬仰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

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