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阳

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坡连。
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
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诗,标题《忆山阳》已经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作者对山阳的回忆。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通俗地解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第一句“家在枚皋旧宅边”,说明了作者的家位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枚皋旧宅可能是个有名的古迹,这为整首诗的背景定下了基调。

接着,“竹轩晴与楚坡连”,在晴天里,作者家的竹制轩窗与楚地的山坡相连接,这个画面立刻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清新明媚的山间景色。

“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这两句诗更是形象地描绘了景色之美。荷花和杨柳的香味萦绕在周围,作者可能正垂袖乘船,风吹动着衣角和笛声,和谐自然的美景和舒适的感觉跃然纸上。

再往后,“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作者可能回忆起城市中的十洲烟岛路和临近寺庙的河流,夕阳下的河流显得更加宽广和美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融入了人文元素。

最后,“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这里的“可怜”可以理解为“可惜”,美好的时节即将结束,花落和猿啼的声音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作者可能感慨时光匆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山阳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无论是竹轩、楚坡、芰荷、杨柳、城市还是寺庙,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