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王鍊师)从四明山归来时的飘逸形象,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开头四句用"飘飘""采真"等词勾勒出一位超脱尘世的修道者形象,四明山是道教圣地,暗示他的身份。"霞居""琼馆"这些仙境般的住所,既说明他来自天上仙宫,又在人间留下踪迹,展现他亦仙亦人的特质。
中间四句写他忽然乘着仙鸟(双凫)向东南飞去,快得像流星一样让人追不上。这里用"凫舄"(仙鞋)、"流星"等意象,突出他行动的神秘和迅捷。
后四句通过"海月""天风"营造出清冷的仙境氛围,佩环声随风传来更添仙气。最后诗人自问:我何必在人间奔波劳碌,让风霜催老了容颜?这里用"冰雪生朱颜"的对比,表达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鲜明的仙凡对比,既赞美了修道者的逍遥自在,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倦怠。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空灵飘逸,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美。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